
近日,有媒體曝出香港特區食品安全中心9月下旬在市面上抽查5只共12斤的大閘蟹樣本,發現其中2個樣本的二惡英含量超標,超標樣本來自蘇州市“吳江萬頃太湖養殖有限公司”和“江蘇太湖水產有限公司”兩家水產養殖公司。據港媒介紹,香港市面上的大閘蟹“70%至80%來自該兩公司”。
記者2日致電了兩家被點名的公司,對于致癌物超標,吳江萬頃太湖養殖有限公司董事長孫興良比較錯愕。“我們做了20多年的大閘蟹出口,這種情況還是第一次碰到”,孫興良強調,“出口時產品是完全符合質檢總局供港產品的檢測標準”。
目前孫興良已接到江蘇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傳達的港方通知,要求公司在港的大閘蟹全部停售。但“因為部分大閘蟹已售至客戶手中,出于對消費者的安全考慮,公司決定全部召回”。
孫興良表示,由于目前港方尚未通過官方渠道向公司通報此事,對于致癌物“是如何檢測的,檢測出來多少”一概不知,因此無法推斷問題產生的原因。待產品召回后,公司將組織進行詳細的檢測。
涉事的另一家公司,江蘇太湖水產有限公司在聽到記者來意后,隨即以“公司的人都去外地開會了,只有我一個看門的,你過兩天再打過來吧”為由掛斷了電話。
據江蘇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宣傳科工作人員表示,關于該事件局里正與質檢總局溝通中。該局統計數據顯示,去年江蘇省大閘蟹總共出口量達800噸,今年預計將達800至1000噸。
香港食安中心指出,消費者如果攝入過量二惡英,可引致氯痤瘡、皮膚出疹及變色等皮膚病,以及體毛過多。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已把二惡英列為人類的致癌物,長期攝入二惡英會牽涉到免疫系統、生殖功能、內分泌系統及發育中神經系統的損害,一些研究亦發現二惡英與人的糖尿病、甲狀腺功能異常和心臟病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