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工藝流程:
原料選擇→去皮→浸硫→熱燙(tang)→漂冷→清洗→晾干(gan)→整理→分級→包裝→銷售。
二、操作要點:
1、原料(liao)選擇:選取新鮮、色(se)澤正(zheng)常、無破損、無腐爛變(bian)質的芋頭為(wei)加(jia)工原料(liao)。
2、去(qu)皮:將選取(qu)出來(lai)的芋頭(tou),置(zhi)于擦皮機上(shang)去(qu)皮,并同時沖(chong)水。因為芋頭(tou)去(qu)皮后暴露(lu)于空(kong)氣中極易(yi)褐變(bian),沖(chong)水可(ke)適當隔絕空(kong)氣。也(ye)(ye)可(ke)手工去(qu)皮,也(ye)(ye)需沖(chong)水。
3、浸硫(liu):將(jiang)去皮(pi)芋頭(tou)及時投(tou)入到用0.2%維生(sheng)素C、0.2%檸檬(meng)酸(suan)(suan)、0.3%―0.5%亞硫(liu)酸(suan)(suan)鈉配制而(er)成的(de)浸泡液(ye)中(zhong),浸泡5分鐘―10分鐘,且保證液(ye)體全部(bu)沒過芋頭(tou),以達護(hu)色、漂(piao)白(bai)、防腐的(de)目(mu)的(de)。但浸泡時間(jian)不宜過長(chang),漂(piao)白(bai)后白(bai)凈效果雖(sui)有改善,但硫(liu)味很重,不能食用。
4、熱燙(tang):將(jiang)浸泡液(ye)中的(de)芋頭撈出,立即投(tou)入100℃的(de)沸水中進行漂燙(tang),時(shi)(shi)間30秒(miao)-40秒(miao)。熱燙(tang)是(shi)為了鈍化酶的(de)活性,防止非酶褐變產生,同時(shi)(shi)達到殺(sha)菌的(de)目的(de)。
5、漂(piao)冷:熱燙后的(de)芋頭應迅速投入含有(you)檸檬酸的(de)冷水中漂(piao)洗、冷卻(que)。
6、清洗:將漂冷后的芋(yu)頭投(tou)入(ru)清水中(zhong),充分(fen)攪拌(ban),以洗凈(jing)芋(yu)頭表面殘(can)留藥物,清洗時間應(ying)稍長些。
7、晾干:自然風干或機械吹(chui)干均可,以芋頭表(biao)面(mian)不(bu)再有光亮的(de)水珠為準。
8、整理(li)、分(fen)級:將吹干后的芋頭稍加整理(li)后,按形狀、大小分(fen)級。
9、包(bao)裝、銷(xiao)售:將分(fen)級后的(de)芋(yu)頭,用塑料袋或其(qi)他包(bao)裝材(cai)料封裝,裝90%飽滿度(du)為宜,而后便可進(jin)入市場銷(xiao)售。
三、成品質量標準:
成品(pin)多數呈白色(se),部(bu)分有青綠的天(tian)然顏色(se)。食(shi)之(zhi)鮮美無異味,有柔軟、滑膩、無粗纖維(wei)之(zhi)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