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驢骨,拼音Lǘ Gǔ,英文名donkey bone,來源于馬科(ke)動物驢的骨骼(ge)。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驢骨
用法
內服(fu):煎湯,外用:煎湯浸洗
功能主治
補腎滋陰;強筋壯骨
性味
味甘;性平
目錄
1簡介
2功效作用
3保存方法
簡介
【功能主治】
①孟詵:煮作(zuo)湯,浴漬身,治歷節風(feng)。
②《綱目》:牝驢骨(gu)煮(zhu)汁服,治多年消渴。頭骨(gu)燒灰和(he)油涂(tu)小兒(er)解顱
物動(dong)物礦物名:Equus asinus Linnaeus
【原形(xing)態】驢(lv),體型比馬小,體重一般200kg左右。驢(lv)的頭(tou)型較長,眼圓,頭(tou)上生有(you)1對顯眼的長耳。頸部長而寬(kuan)厚,頸背鬃(zong)毛(mao)短(duan)而稀少(shao)。軀體勻稱,四肢(zhi)短(duan)粗(cu),蹄質堅硬。尾尖端處生有(you)長毛(mao)。驢(lv)的體色主要以(yi)黑(hei)、栗、灰三(san)種為主。中國著名的品種關中驢(lv),體型高大,繁殖力強。
【生境分布】
生態環(huan)境:驢性情較溫(wen)馴,飼養管理方(fang)便(bian),飼料粗劣。主要以麥(mai)秸、谷草(cao)為(wei)食(shi),也吃高粱、大麥(mai)、豆類。
資源分布:中國北(bei)部(bu)地(di)區均有飼(si)養(yang)。西(xi)北(bei)高(gao)原,東北(bei),西(xi)北(bei),
【性味】味甘;性平
【歸經】肝;脾;腎經
【功能主治】補腎滋陰;強筋(jin)壯骨。主小(xiao)兒解顱;消渴;歷節(jie)風(feng)驢骨
【用(yong)法用(yong)量(liang)】內服:煎(jian)湯(tang),適量(liang)。外用(yong):適量(liang),燒(shao)灰調涂;或(huo)煎(jian)湯(tang)浸洗。
【各家論述】
1.孟(meng)詵:煮作湯,浴漬身,治歷節風。
2.《本草綱目(mu)》:牝(pin)驢(lv)骨煮汁服,治多年消渴。頭骨燒灰和油涂小兒解顱。
【摘(zhai)錄(lu)】《中(zhong)華(hua)本草》
功效作用
補腎(shen)滋陰(yin);強筋壯(zhuang)骨。主小兒(er)解顱;消渴;歷節風
保(bao)存方(fang)法折(zhe)疊編輯本(ben)段
將(jiang)驢宰殺后,剖開,剔取骨骼,洗凈,晾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