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蘇地區冰雹災害一般多發生在5~8月,其中以5~7月居多,具有發生時間短、來勢猛、機械損傷重,呈線狀分布并伴有狂風暴雨等特點,常造成棉花葉片破碎、斷頭斷枝、蕾鈴脫落,嚴重者形成光桿,可能形成絕產或對棉花產量及品質造成較大影響。
冰雹災害依據發生的時段、冰雹體積大小、降雹時間長短造成的危害程度各不相同,另外即使在同一場雹災中因冰雹密度、大小、時長等分布不均勻,對農作物造成的危害程度也有輕有重,有時相鄰地塊造成的損失程度存也在較大差異。因此,科學及時的判定農作物受害程度,是有效采取應對措施的前提。對于棉花而言,受害程度一般將其分為5個等級。
1.一級(輕度危害)。葉片破損,主莖頂尖完好,果枝砸掉不足10%,花蕾脫落不嚴重,生育進程處于初花期以前,能很快恢復長勢,基本不減產。
2.二級(中度危害)。落葉、破葉嚴重,主莖完好,果枝斷枝率30%以下,斷頭率30%左右,多數花蕾脫落,生育進程處于初花期前后。若加強管理,能較快恢復長勢,減產較輕。
3.三級(重度危害)。無葉片,主莖基本無破裂,葉節完好,腋芽完整,果枝斷枝率60%以上,斷頭率40%~60%。在有效蕾期內,若加強管理,能恢復生育,一般減產30%~4O%。
4.四級(嚴重危害)。無葉片,無果枝、光桿,主莖表皮破裂不足1/2,30%以上腋芽完好,葉節大部分完好。在有效蕾期內,若加強管理,能長出一定數量的果枝和花蕾,有一定收獲,但減產幅度較大。
5.五級(特重危害)。光桿,主莖砸破率大于50%,傷裂度超過1/2,葉節大部分被破壞,腋芽不足30%,很難恢復,必須毀種。
在阿克蘇地區棉花遭受雹災一般在5月至8月,其中以5月至7月居多。受災時間及受災程度不同,棉花恢復生長的能力不同,若遭受特重災害需改種其它作物時后期所剩生育時限不同,因此在對待的策略下也應有所區別。從時間上看受災較早、棉苗個體較小、棉株莖桿細弱、葉片和腋芽較少,若受重災死亡率較高,恢復能力差,但另一方面由于后期生育期較充足,翻種或改種其它作物可選擇的范圍也較大,甚至可以重播短生育期的棉花;若受災較晚棉花個體較強壯,抗冰雹擊打能力較強,同時因有大量腋芽存在,棉花恢復能力也較強。但由于后期剩余生育期有限,新發的枝葉及花蕾能否最終形成產量也是一個需要謹慎對待的問題,若受重災需翻種或改種也面臨后期生育時間能否夠用的問題。以下根據幾個主要時段分別提出應對措施。
(一)受災時間為5月上旬至6月上旬
此期棉花處于幼苗期和初蕾期,個體較小恢復能力較差,但剩余生育期較長,可根據受災輕重做保留或重播處理。
1.依據受災程度,果斷采取救災措施
1)對于棉花受災較輕的(一級輕度危害)即真葉受損,生長點不受損害或損壞較輕的可果斷保留,及時進行中耕并結合防治病蟲害噴施葉面肥,促進其快速恢復生長。
2)棉苗斷頭率達30%以上的(二級中度危害)應及時進行補種,可采取人工或機械方式直接在膜上加播2行棉花,在原播種行相鄰5~10cm處播種,播后及時覆土,通過增加株數彌補產量。達到三級、四級重度或嚴重損害可能造成嚴重減產的,可視具體情況考慮翻種棉花。
3)受災特重(五級)斷頭率達80%以上、地膜基本損壞的應及時進行整體翻種。若在5月中旬前受災可重播短生育期品種(120天以內)棉花,采取密植的方法,每畝留苗密度可達18000株左右,力爭5月20日前完成重播工作。也可改種玉米,若地膜未損壞可不耕翻,采取直接人工點播;地膜損壞嚴重的,需揭膜、整地重播,根據受災時間選用正播或復播玉米品種。
2.保留棉田要加強田間管理,確保棉株恢復生長
棉花有較強的再生能力,雹災后如及時采取補救措施,仍能取得較為理想的收成。災后棉花管理要以促進生長發育為主,實現快長枝長葉,快現蕾,快開花,快結鈴,爭結早秋桃和晚秋桃;還要有效控制病蟲害為害,保蕾保鈴,最大限度地減少病蟲害造成生殖器官的脫落。
1)及時排水防澇和扶理棉株。
冰雹常伴隨較大的降雨過程,造成田間積水,土壤濕度過大,易使棉苗爛根。雹災過后,要及時開溝排除田間積水,對于因大風倒伏的棉田,要及時扶理棉株。
2)及時中耕松土提溫。
雹災后地溫急劇下降,另外由于土壤濕度大,往往造成地面板結,不利于棉花根系生長,這是影響棉花恢復生長的主要原因,故災后應及時中耕提溫散濕,增強棉花根系的活力。要及時中耕培土,扶苗壯苗,消滅雜草。
3)及時追肥,促進棉花發新葉出新枝。
雹災棉花恢復生長需肥量大,要及時追肥速效氮肥和少量鉀肥,時間越早越好,應在冰雹過后天氣好轉時,趁墑抓緊時間搶施。溝灌棉田可采用開溝追肥方式,結合中耕進行,現蕾盛期可追施尿素10公斤,初花期結合頭水追施尿素 20 公斤/畝;滴灌棉田適當提早滴肥時間,加大滴肥量,促進棉株發新枝,加快營養生長速度。
(二)受災時間為6月中旬至7月上旬
1.充分考慮生育期因素,謹慎判斷保留或改種
此期棉花處于盛蕾期和初花期,根據生長點、葉片、莖桿、蕾鈴被破壞的程度,確定保留或翻種其它作物。受災程度越重,災后棉花恢復生長時間越長,生育進程及生育期推遲幅度越大,引起后期晚秋桃數量增多,鈴重變輕,不能吐絮的棉桃增多。對于斷頭率在60%以上、葉片及已現蕾70%以上被打掉的,應果斷翻種其它作物;斷頭率低于50%、葉片及蕾損毀率低于60%或下部仍保留1~2個葉枝的,可繼續保留,通過加強管理,仍可獲得一定產量。因此,此期受災,程度在一級至二級的果斷保留;程度達到三級或四級的,要視具體情況決定是否保留,由于此期翻種棉花生育期不夠,改種其它作物受生育期和市場因素所限選擇余地也很小,應盡量能留則留;若達到五級特重程度,則堅決翻種改種其它作物,生育期尚夠的優先考慮翻種復播或青貯玉米,生育期不足的可考慮改種早熟西瓜、蔬菜或其它生育期80~90天的小宗經濟作物。
2.保留棉田的管理措施
1)及時排水防澇和扶理棉株
冰雹常伴隨較大的降雨過程,造成田間積水,土壤濕度過大,易使棉苗爛根。雹災過后,對積水較多的要及時開溝排除,對于因大風倒伏的棉田,要及時扶理棉株。
2)及時中耕松土
雹災后地溫急劇下降,另外由于土壤濕度大,往往造成地面板結,不利于棉花根系生長,這是影響棉花恢復生長的主要原因,故災后應及時中耕提溫散濕,增強棉花根系的活力。
3)噴施920(赤霉素)及葉面肥,促進受災棉株恢復生長
雹災后不僅造成大量葉片、蕾脫落,而且造成棉株莖桿表皮脫落或多部位機械損傷,棉株自身傷口的修復,會消耗一定的棉株體內有機物質,延長恢復生長的時間。因此可采取噴施激素和葉面肥的辦法,促進棉株盡快恢復活力。可在災后3~4天內,每畝用赤霉素1—1.5g+尿素150g+磷酸二氫鉀150g進行噴施。
4)及時追肥,促進棉花發新葉出新枝
此時災害發生棉田已進入盛蕾期和初花期,大部棉田已到澆灌頭水時間,滴灌棉田已滴水1~2次。此時追肥速效氮肥,促發新枝,加快營養生長速度是雹災棉花管理的重點。對于溝灌棉田可結合頭水每畝追施尿素 15~20 公斤/畝。滴灌棉田及時滴施尿素或棉花滴灌專用肥,適當增加滴肥量,縮短滴肥周期。
5)培養新枝、代替主莖。恢復生長初期要盡量全部保留殘枝破葉,保留優勢葉枝以增加光合面積。斷頭棉當新枝長出5~ 6片真葉時,選留2~3個健壯葉枝,利用葉枝成鈴形成產量,以增加果枝臺數和果節數,提高蕾鈴數量,相對延長有效開花結鈴期。
6)科學整枝,促進葉枝生長
對受災輕但無主莖生長點的棉株,待頂部新枝生出后,本著留大不留小,留強不留弱,留上不留下的原則,留1-2個新枝代替主莖,其余新生枝要全部去除。由于增施肥料,葉枝生長勢旺盛,要注意及時整枝,整枝時為盡可能增加葉片光合面積,以制造較多養分,滿足棉株恢復生長的需要,因此整枝不宜過早,待新生枝生出后,除每株擇優選留新生枝代替主莖外,對有頂尖的棉株及時抹贅芽,留7~8個果枝打頂。雹災棉由于生育期推遲,后期要適當推遲打頂心和去邊心的時期,以多拿秋桃和晚秋桃,一般可推遲10天左右打頂心。
7)及時防治病蟲害
雹災后棉花恢復生長初期,新芽、新葉幼嫩,易受棉蚜、棉鈴蟲危害,受蟲害后不僅使生長延遲,甚至會造成死芽、死株現象,受棉鈴蟲危害后會造成新生花蕾大量脫落,對形成產量彌補損失極為不利。因此要加強對受災棉田的蟲害監測,及時進行防治。
(三)受災時間為7月中旬后
此期棉花已進入花鈴期,棉花受災后新生的蕾、花因生育期不足已無法形成產量,因此除非受災損傷特別嚴重的要盡可能保留。若受災特別嚴重,絕產或接近絕產的棉田,以翻種青貯玉米為主,搭配種植其它短生育期作物,也可于8月初種植冬菜或作為倒茬地9月后種植冬小麥。
(一)棉花干播濕出技術簡介
棉花干播濕出技術是將棉花滴灌技術與棉花干播技術緊密結合的綜合性技術,是打破常規種植程序,開春適溫時采取赤地翻耕、整地,一次性完成鋪膜、鋪設毛管、播種作業,然后及時安裝、調試滴灌系統,適時適量滴水補墑出苗,苗后根據棉花生長發育規律適時滴水、施肥、調控的一項新技術,目前已得到一定應用,對棉花災后重播也有一定價值。
(二)棉花干播濕出技術的適用情況
一是用于因春季水源緊張,無法按時澆灌播前水造成不能在適播期內完成播種的棉田。通過“干播濕出”的棉花播種方式可以提高土壤溫度,達到適應作物幼苗正常生長發育的條件,防止土壤次生鹽漬化,為作物的生長創造良好的土壤環境條件。二同是通過“干播濕出”技術還可以人為控制棉花播種期、出苗期,有效避免風災,降溫天氣給棉花帶來的損失。三是該項技術明顯縮短了冰雹災害后重播棉花因土壤失墑重新澆灌播前水、整地、播種的時間,為棉花延長了有效生長期,最大程度地減少了雹災對棉花帶來產量下降的損失。
(三)雹災后棉花干播濕出技術要點
在對地區范圍內棉花干播濕出技術進行廣泛調研的基礎上,地區農技中心連續兩年開展了在不同時期進行棉花干播濕出滴水出苗試驗工作,整理出如下要點:
1.及時整地、鋪膜播種。雹災后及時清理殘茬廢膜,淺犁或淺耙后磨平土地,抓緊覆膜播種,鋪設毛管采用一膜二管或一膜一管,毛管鋪設在兩個小行間或大行間,毛管滴孔間距30cm。
2.選種適宜的棉花品種。5月初至5月中旬受災的棉田,宜選用生育期120天以內的棉花品種,如新陸早13、新陸早14、新陸早31等。
3.適時適量滴水,實現一播全苗。播種后及時安裝好滴灌設備、接通支管進行滴水。特別要注意的是氣溫較高時,播種與滴水時間不能相隔太長,否則棉苗吸水發芽后被高溫燙死。每畝滴水量8~10方,保證邊行播種穴見濕。
4.根據棉花所需適時適量滴水,平衡施肥。頭水必須根據棉花長勢、需水規律等適時掌握。一般于5月下旬至5月底(棉花現蕾期)開始滴水,每畝滴水10—15方,6月份可視具體情況進行3—4次滴水,每次每畝滴水量15—20方,;7月份(花鈴期)一般進行4~5次左右的滴水,每次畝滴水量18~20方;8月份(結鈴期)滴水3~4次,每次畝滴水10~15方。9月上旬,為了促進吐絮、增加鈴重,可酌情進行1次滴水,滴水量10~15方。全生育期滴肥4~5次,每次滴施棉花專用肥6~8公斤。
5.合理“調控”,塑造理想株型。
化學調控主要在苗期滴水前和打頂后使用,苗期從3葉期開始每隔12~15天用縮節胺進行一次微調,縮節胺用量0.5~1g/畝,以促進棉苗協調生長及根系下扎。滴水滴肥期間對于出現旺長的棉苗視具體情況進行適時適量化調。棉花打頂后6~8天,上部果枝伸長超過5cm,用縮節胺6~8g畝調控,抑制側枝及贅芽生長,提高上部果枝成鈴率。
堅持“枝到不等時,時到不等枝”的原則,于7月5日開始打頂,7月15日結束。通過綜合調控技術協調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地上部分與地下部分之間的關系,塑造理想豐產株型。
天災雖然不可以避免,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技術,將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小。
西寧大通優化產業結構推動農村產業發展
【西寧大通優化產業結構推動農村產業發展】優化種植結構,發展生態養殖,打造地方品牌,推進產業融合……為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促進農村產業深度融合、轉型升級,釋放農村產業發展新活力,青海省西寧市大通縣以市場為導向,不斷推動農村產業優質高效發展。
2019-08-10綜合資訊國內農業
西寧大通優化產業結構推動農村產業發展
【西寧大通優化產業結構推動農村產業發展】優化種植結構,發展生態養殖,打造地方品牌,推進產業融合……為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促進農村產業深度融合、轉型升級,釋放農村產業發展新活力,青海省西寧市大通縣以市場為導向,不斷推動農村產業優質高效發展。
2019-08-10綜合資訊國內農業
河北省將培育六大鄉村旅游特色品牌
【河北省將培育六大鄉村旅游特色品牌】從8月6日召開的全省鄉村旅游發展暨民宿質量提升交流活動上獲悉,河北省將以“周末在冀”鄉村旅游品牌為統領,開發培育太行山水人家、長城文化老家、壩上草原牧家、湖泊濕地船家、華北田園農家、海濱海島漁家六大鄉村旅游特色品牌,形成特色鮮明、...
2019-08-10綜合資訊農業資訊
河北省將培育六大鄉村旅游特色品牌
【河北省將培育六大鄉村旅游特色品牌】從8月6日召開的全省鄉村旅游發展暨民宿質量提升交流活動上獲悉,河北省將以“周末在冀”鄉村旅游品牌為統領,開發培育太行山水人家、長城文化老家、壩上草原牧家、湖泊濕地船家、華北田園農家、海濱海島漁家六大鄉村旅游特色品牌,形成特色鮮明、...
2019-08-10綜合資訊農業資訊
大連都市現代農業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大連市委、市政府始終高度重視“三農”工作。立足市情農情,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大連市先后出臺《關于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的意見》和《大連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規劃綱要》,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構筑現代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
2019-08-09綜合資訊國內農業
大連都市現代農業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大連市委、市政府始終高度重視“三農”工作。立足市情農情,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大連市先后出臺《關于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的意見》和《大連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規劃綱要》,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構筑現代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
2019-08-09綜合資訊國內農業
安徽休閑農業帶動農民就業58萬余人
【安徽休閑農業帶動農民就業58萬余人】從安徽省統計局獲悉,今年以來,安徽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整體發展質量不斷提升,上半年,全省休閑農業接待游客1.1億人次,綜合營業收入490億元,從業人員73.6萬人,其中農民就業人數58.3萬人。
2019-08-09綜合資訊農業資訊
安徽休閑農業帶動農民就業58萬余人
【安徽休閑農業帶動農民就業58萬余人】從安徽省統計局獲悉,今年以來,安徽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整體發展質量不斷提升,上半年,全省休閑農業接待游客1.1億人次,綜合營業收入490億元,從業人員73.6萬人,其中農民就業人數58.3萬人。
2019-08-09綜合資訊農業資訊
農業農村部緊急部署第9號臺風“利奇馬”防御工作
據中央氣象臺預報,今年第9號臺風“利奇馬”目前位于我國浙江省象山南偏東方向洋面上,將向西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增強,10日凌晨到中午在浙江沿海登陸(臺風或強臺風級),也可能在浙江近海北上。
2019-08-09綜合資訊最新資訊